温州网首页 > 正文

 

市运会青少年部比赛 好成绩好苗子不断涌现

  

   18年纪录被打破

  昨天上午,开赛第一天的市运会青少年部田径赛场捷报频传——在女子跳高比赛中,鹿城队选手林茹婷把该项目沉寂18年之久的同年龄组全市纪录提高了7厘米!

  林茹婷越过的横杆高度是1米50,这个成绩在成人看来并不见得有多厉害,但如果告诉你她只是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,是否会让你拍案惊奇呢?

  12岁的林茹婷有着1米72的身高,被教练称为“天生的跳高苗子”。今年的全省比赛,她也是冠军。因为有着一技之长,她被作为特长生招入绣山中学广场校区,平时上课在学校,训练则在体校。昨天上午刚比完市运会,下午就去学校捧起了课本,“她的读书成绩也很好”,教练卢宏炜说到徒弟时一脸的自豪。

  同样是在昨天上午,来自瑞安的邵子恒在男子12岁组100米比赛中跑出了12秒20,这样的成绩在同龄人中已经相当惊人了。

  明天上午,女子16-17岁组跳高比赛,另一位温州田径的希望之星将登场亮相。苍南选手林梦颖是今年的省赛冠军,1米77的个人最好成绩在国内同年龄中也是名列前茅。

  希望之星不断涌现,让人看到了温州田径的美好未来。

  田径队挨骂最多

  “以往每届省运会,我们田径队都是‘挨骂’最多的”,作为市体校高级教练,卢宏炜的这句话透露着诸多无奈。

  上届省运会,总共106枚田径项目金牌,温州队仅夺4枚,在田径金牌排行榜上列全省第7。田径项目的低迷,与温州体育在全省的地位格格不入。

  游泳和田径作为两个金牌大户,是竞技体育的左膀右臂。然而长期以来,温州竞技体育却犹如“独臂维纳斯”——游泳无限风光,田径无比惆怅。

  实际上,温州田径曾经辉煌过。中国田径曾有“女子短跑出浙江,浙江尖子出温州”之说,张彩华、谢芳华等都是一代名将。特别是张彩华曾经在1988年跑出10秒9的成绩,不但获得全国冠军,还打破台湾运动员纪政保持了18年的女子百米亚洲纪录,由此获得“亚洲女飞人”的称号。此后,温州又出了个三级跳远高手——苍南龙港人朱书靖在上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决赛中获得亚军,并超过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。朱书靖也成为温州田径新一代标杆人物。

  然而,当吕志武、陈慧佳、徐嘉余、白安琪在国内外赛场上叱咤风云时,温州田径也唯有朱书靖一个叫得响的“名人”。如今,当朱书靖退役回省队当教练后,温州田径更是面临蜀中无大将的尴尬。在一个月前的全运会上,温州代表团76人参赛名单,田径选手仅一人。

  从下坡路到上坡路

  “我们田径队要打翻身仗!”温州的田径教练们都暗地里憋着一口气,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。

  令人欣喜的是,温州田径正逐渐褪去“拖后腿”的外衣。在今年的全省田径比赛中,温州队悄然爬到了第二的位置。近几年,市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紧密合作,创新“体教结合”模式,在全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设立训练基地,整合资源,温州田径项目正在开启新的发展势头。体校田径队也进一步充实教练员队伍,多名省队退役运动员回到家乡当起了教练。

  温州的竞技体育界有一种说法——游泳看鹿城,田径看苍南,以往市运会都呈现出苍南一家独大的局面,往往能揽得近半数金牌。从本届市运会来看,这一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。鹿城、瑞安、永嘉、平阳都有不少尖子冒出来。“平阳的短跑、永嘉的长跑、瑞安的跳跃项目,各有特长”,卢宏炜介绍说,这种多点开花的局面是好事,更益于温州田径的长远发展。

  “前几年温州田径一直在走下坡路,希望以今年市运会为契机,挖掘更多的苗子,让我们也走一回上坡路。”卢宏炜说。马真正